【昌都市宏運商貿】分享:青稞良種普及、溫棚蔬菜種植,從阿亞村變化看日喀則農業(yè)發(fā)展
7月的西藏幾乎是一年當中風景好的時候。從日喀則市區(qū)出發(fā),沿著年楚河一直走,經過白朗、江孜縣時,河谷兩岸有大片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,長勢十 分喜人。
7月的西藏幾乎是一年當中風景好的時候。從日喀則市區(qū)出發(fā),沿著年楚河一直走,經過白朗、江孜縣時,河谷兩岸有大片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,長勢十 分喜人。
白朗縣嘎東鎮(zhèn)的阿亞村是一個大山腳下的村莊,全村有50戶364人,勞力不到一半,有173人。通往日喀則機場的高速路,以及日喀則到拉薩的鐵路都會經過這個村莊。村民也曾因為修路征地拆遷的關系,收入不少。不過阿亞村最富特色的還是青稞種植和設施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近日,澎湃新聞記者跟隨“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”集中采訪活動在阿亞村了解了這個小村莊的農業(yè)發(fā)展歷程。阿亞村的農業(yè)發(fā)展歷程,也正是有“西藏糧倉”之稱的日喀則多年來農業(yè)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。
村民最喜歡種藏青2000:青稞產量高,秸稈產量也高
白朗縣是西藏糧食主產縣,這里也曾是藏青2000先試點推廣的地方之一。
今年63歲的阿亞村黨支部書記多吉,任阿亞村村書記一職已有二十余年了。在村里工作了這么多年,他印象中村里的大變化,除去修路征地拆遷,50戶村民幾乎家家都拿到補償之外,藏青2000的推廣種植也十 分關鍵。
阿亞村耕地面積有1016畝,其中青稞種植占了絕大部分。
多吉自己家里有近60畝地,據他回憶,2011年時,他家里就開始試種藏青2000這一青稞品種?!按饲胺N青稞,都是本地的一些土品種,產量較低,后面種藏青2000之后效果相對好一點,之后就大面積推廣?!倍嗉f,農民種青稞最在乎兩個方面的經濟效果,一個是青稞本身的品質和產量,第 二個還要看青稞秸稈的產量。
“因為我們這邊整體就是牲畜比較多?!倍嗉f,藏青2000青稞秸稈長,秸稈產量也很高,用來喂牛羊比較好。
多吉提到,到2013年以后,全村百姓基本都開始種植藏青2000了,平均每畝地的產量比之前提升200斤。目前,阿亞村全村1016畝耕地中,大部分都是種藏青2000,只有山腳下有些地灌溉不方便,種其他的青稞品種。
在西藏,藏青2000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。有“青稞王子”之稱的西藏農牧科學院原院長尼瑪扎西曾帶領團隊主持選育出了16個青稞新品種(系),其中藏青2000成為西藏青稞主推品種,占青稞種植面積70%以上。
據報道,2014年至2020年,藏青2000這一品種給農牧民增收了7億元左右,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達到27.36億元,為西藏自治區(qū)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作出了重要貢獻。2020年9月5日,尼瑪扎西在阿里出差途中不幸遇車禍去世,年僅55歲。
不過就日喀則市青稞種植面積的總體情況來看,日喀則農牧業(yè)科學研究中心(原日喀則農科所)自主選育的青稞品種喜馬拉雅22號的種植面積更大。目前日喀則市青稞種植面積為93.79萬畝,其中藏青2000種植17.55萬畝,喜馬拉雅22號種植面積有近60萬畝。
而阿亞村另外一個大的變化,就是村里的高標準農田建設,直接解放了很多勞動力。
多吉回憶,從2021年起,阿亞村的1016畝土地都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。西藏的天氣較為寒冷,每年4月中下旬開始播種,之后村里許多人都會到阿里、那曲等地打工,在工地上做些比較基礎的工作。
此前,外出打工的人們要趕著10月左右回家收青稞。但是高標準農田建設之后,都是收割機一體化作業(yè),和以前用鐮刀收割相比,已經不需要專門趕回來收青稞了。為此村民也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外出務工。
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,2019年以來,日喀則全 市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146.31萬畝。其中新建122.69萬畝,改造提升23.62萬畝,新建面積占永 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的58.53%。
阿亞村村民學種菜,一個溫棚純收入4萬元左右
日喀則市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,在高海拔地區(qū)成功種植蔬菜并不容易。
青稞良種、外出務工是阿亞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,果蔬種植、土地流轉及政策補貼等也是阿亞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。
在村書記多吉眼中,阿亞村里第三個大變化也和農業(yè)有關。沿著阿亞村村里的路向高處走,能看到路邊有一排排的設施溫棚。溫棚里有櫻桃、無花果、西瓜、圣女果等作物。
多吉介紹,2019年,阿亞村通過村民自愿投資和援藏資金扶持,建成村集體溫室大棚 34 座。其中山東省濟南市援建13座大棚,其余21座大棚由阿亞村村民集資建成。
這34棟大棚現在都已對外出租,所得租金收入由全體村民分紅。比如一個占地面積0.6畝的溫棚,一年租金為3500元。
今年27歲的達瓦羅布是嘎東鎮(zhèn)的科技專干。2022年起,他開始在阿亞村等地學習設施溫棚里的蔬菜種植技術,現在辣椒、西紅柿、黃瓜、甜瓜、西瓜、茄子等蔬菜他不僅都會種,還是嘎東鎮(zhèn)的阿亞村等3個村40余戶百姓種植蔬菜的技術指導。
阿亞村里大概有6戶村民租了村里的設施溫棚在種菜。在達瓦羅布看來,種菜的收益還是比較可觀的。
“一個棚占地0.6畝,差不多純利潤在3.5萬元到4萬元。”達瓦羅布算了筆賬,比如種辣椒一茬長6個月,一年種兩茬。一茬產量能達到5000斤至6000斤,批發(fā)價每斤4元錢,零售價7元至8元。種西紅柿或者西瓜更賺錢一些。
澎湃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,2024年,阿亞村的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345萬元、同比增長 8.7%,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.78 萬元、同比增長7%。而阿亞村、乃至整個白朗縣的設施農業(yè)種植技術,離不開山東幾十年來援藏工作的技術支持和產業(yè)幫扶。以前白朗縣的蔬菜只有白菜、蘿卜、土豆三個品種,如今白朗已有蔬菜品種十幾種。2024年,白朗縣的油菜產量約為387萬斤,蔬菜產量約13901萬斤。白朗縣的蔬菜自給率不僅已達到**,還有足夠余量可以銷往其他縣區(qū)。
日喀則市農業(yè)農村局局長冷阿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就設施農業(yè)的推廣來看,白朗縣起步最早。“這個改變是非常厲害的,原來日喀則只能種露地蔬菜,從露地到設施農業(yè),精細蔬菜如黃瓜、西紅柿、辣椒等都有了?,F在還有西瓜、車厘子、無花果等,種植技術上已經沒有任何障礙了,難能可貴的是現在老百姓可以自己種西瓜、黃瓜、西紅柿。在蔬菜種植這方面,山東援藏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?!?/p>
冷阿海還提到,在青稞種植方面,目前日喀則市青稞種植面積達93萬畝,2024年日喀則糧食產量達45.8萬噸,其中青稞產量42.5萬噸,青稞產量約占西藏自治區(qū)青稞產量的一半(2024年西藏全區(qū)青稞產量為88.8萬噸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)。而2024年,日喀則市青稞產量同比增加了4%,這和高標準農田建設、青稞良種推廣,以及農民耕作水平的提高不無關系。
此外,日喀則糧食作物的機械化率可以達到72%,青稞種植的機械化率能達到75%。植保無人機可以施肥、播灑農藥,作業(yè)效率非常高,**地解放了勞動力。
與此同時,日喀則市的青稞育種產業(yè)也有很好的發(fā)展?!扒囡N子不僅夠我們自己老百姓本地種,還可以給其他地市供應,品質是非常好?!崩浒⒑Uf,目前日喀則市青稞良種種植面積已達6.13萬畝。
澎湃新聞記者 高宇婷
?
【免責聲明: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上述內容源于公開信息,可能存在不準確性,僅供參考。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**時間刪除內容!】
信息發(fā)布:今日頭條
信息來源:澎湃新聞
來源鏈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534723924383515172/?channel=&source=news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如內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資請注意風險,并謹慎決策